面試經驗
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BIG DATA CO., LTD. 前端網頁工程師
- 公司:
- 面試地區:臺北市
- 應徵職稱:
- 相關職務經驗:1 年
- 面試時間:2022 年 3 月
- 填寫時間:2023 年 4 月
- 面試結果:錄取
- 待遇:46,000 / 月
- 評分:
面試過程
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透過數據研究分析產業及社會趨勢,比較有名的媒體平台是網路溫度計,其中又針對 KOL 或企業端製作相應的數據收集分析平台。
這間公司的前測是我覺得最棒的前測: 用內政部的開放 API,製作隨即更新的下拉選單和圖表,並部屬上傳到github。
我覺得有趣是這個測驗,幾乎從頭到尾讓我複習一遍前端基礎的應用:找文件打 API、拿到資料後針對欲輸出的格式做資料的邏輯轉換、CSS 切板包括 RWD (這邊我是純手刻 他們後來是說通常用 D3 之類的)、用 React 將資料與 view 綁定
完整的測驗過程雖然花不少時間,先不論公司合適與否,我就把當作做複習做的還滿開心的。
前測完成後,CTO 馬上跟我約時間說希望能有 30 分鐘的時間聊聊
電話中他直接點出了他認為求職市場上求職者與公司彼此的資訊不對等,開始介紹職缺、包括團隊組成與公司概況等等(RD 有分前端、後端、APP、AI 等等,其中前端團隊有四人,團隊中沒有 lead 直隸屬於 CTO 管理,這位 CTO Sam 是半年前才到這間公司 他不碰前端),並且說這份職缺是一位 Senior 要離開因為職涯規劃想去體制更大的公司,並且說他注重的是真誠與透明,他說當天來面試可以跟任何一位工程師私下聊聊工作狀況或是公司等等。
他完全的超坦承沒在怕的,反倒讓我對他的管理與帶領加分加爆!
電話結束後他 mail 給我一個問題,希望可以稍做準備面試當天聊聊或是可以 mail 交流
<<<<<<<<<<<<<<<<<<<<<<<
如何透過埋碼, 跨網站辨識使用者?
你一定碰過, 瀏覽過某些商品後, 在逛別的網站時, 看到同樣商品的廣告. 這是Google Display Network (GDN), 背後技術靠的是第三方cookie, 達到跨網域辨識使用者身份 (辨識出是同一個人). 但第三方cookie即將退場 (注意是第三方要退場. 第一方cookie當然還可以使用).
如何藉由埋碼 (在網站嵌入任意javascript), 讓使用者造訪網站A與網站B時, 可以辨識出是同一個人, 就成了Martech界重要的技術問題.
Browser fingerprinting是常聽到的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從瀏覽器造訪網頁時提交的各項attributes, 取一部分來計算"指紋", 用來區別每個不同的瀏覽器 (人). 根據取的attributes數量多寡, 有個現象:
綜合以上, 還能使用的有第一方cookie, 與browser fingerprinting. 請設計一套流程, 可以達到跨網站辨識使用者. PS: 不用實做 (不用真的寫code), 請注重在機制與流程的設計. 呈現形式不限, 口頭說明, 投影片, 流程圖等都行 <<<<<<<<<<<<<<<<<<<<<<<<<<
這問題完全沒接觸,我花了些時間針對這些關鍵字去查找資料思考實做的可能性(也第一次了解到 browser fingerprinting 這個超沒隱私默默記錄所有使用者資訊的酷東西),我大概從 cookie、localStorage、postMessage() 等等去想一個簡易方法跟他來回對了五六封郵件。
還沒真的到現場參與面試,但透過前測、電話、以及這個好像滿有趣的網路應用相關問題,我就對這間公司(至少是這位 CTO)有著滿滿興趣。
到現場,直接請出前端團隊全部人跟我面試,CTO 坐在桌子另一邊聽我們聊內容 (CTO 不碰前端,但還是有種一打五的壓力感)
針對專案、前測等等會去看 code,現場投影螢幕 demo 並講解概念。 還考一些技術題
let const var
event loop
closure
redux 與 context 區別
webpack
Eslint
給其他面試者的中肯建議
我覺得有趣是這個測驗,幾乎從頭到尾讓我複習一遍前端基礎的應用:找文件打 API、拿到資料後針對欲輸出的格式做資料的邏輯轉換、CSS 切板包括 RWD (這邊我是純手刻 他們後來是說通常用 D3 之類的)、用 React 將資料與 view 綁定
電話結束後他 mail 給我一個問題,希望可以稍做準備面試當天聊聊或是可以 mail 交流
這方面可以多加準備
沒有回報記錄
更多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BIG DATA CO., LTD.、前端網頁工程師的面試及評價...
詳細給推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蒸的很蚌
真的非常謝謝你的分享!
很實用!
台灣的職場因為有你變得更好!